体育播报5月19日宣 在谈到中国球员留洋话题时,《足球》报撰文认为,荷兰比利时俱乐部更有优势,“双边渠道”模式值得借鉴。
以王钰栋为代表的国青小将留洋近期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关于青少年球员留洋,亚洲其他国家其实有可以借鉴的成功先例。在解决年轻球员旅欧留洋的语言、生活和训练难题方面,日本、卡塔尔、沙特等国几乎都在欧洲建立了“留洋基站”,在欧洲收购中小俱乐部或与俱乐部合作的模式,同时与该国足协主导或俱乐部所属的青训体系建立紧密联系,形成留洋方面的长效“双边渠道”,这点值得中国足球借鉴。
早在2012年6月,卡塔尔希望地带基金就收购了比利时的欧本俱乐部,当年夏天就有多达17名希望足校球员加盟,冬季又从萨德租借了20岁的门将奈姆。从2012年开始,希望足校创办了“欧洲体验”项目,向青少年球员提供以赛季为周期的留洋体验。除了希望足校,欧本还与萨德、加拉法、杜海勒等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接收年轻球员加盟到欧洲“练级”。
2013年,希望足校与西班牙职业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合作的俱乐部遍布欧洲。2015年,希望足校收购了西班牙低级别俱乐部莱昂内萨,之后又与西班牙低级别俱乐部阿尔科孔和卡尔奥拉建立了密切的青训留洋合作关系。三家俱乐部的三个年龄组梯队都由希望足校独立管理,但同时不会改变俱乐部的本土青训。今年U20亚洲杯,卡塔尔23名球员有13人在这三家西班牙低级别俱乐部效力。
收购欧洲二流联赛或五大联赛低级别俱乐部,作为培养新秀立足欧洲联赛的基地,同时建立以希望足校为核心,卡塔尔俱乐部青训与欧洲俱乐部之间的“双边渠道”,卡塔尔源源不断将人才送往欧洲培养,稳定的基地俱乐部可以提供语言学习、饮食起居等保障,帮助年轻球员尽快适应欧洲足球,之后再从中选拔精英人才,力争在欧洲联赛立足。
相比卡塔尔,沙特人曾经走过弯路。2018年初,沙特足协重金与西班牙足协和职业联盟达成协议,将9名国脚“摊派”给9家西甲或西乙俱乐部。但这些球员得到的出场机会微乎其微,基本上是荒废近5个月时间,之后的世界杯,沙特队表现不佳太正常不过了。
2019年初,沙特改变了留洋战略,在巴塞罗那附近滨海的萨洛建立了海外集训基地。2020年开始,沙特足协遴选40名以上的U19球员,在萨洛进行为期两年的整体留洋,除了从拉马西亚高薪聘请西班牙外教训练外,还安排了足够的语言、文化课程。2021年起,沙特在萨洛创办了16队参加的阿布塔尔杯,邀请欧洲豪门同龄梯队参赛,提升球员实力。这项赛事如今已是欧洲水平最高的青少年邀请赛之一。
5年来已有超230名沙特青少年球员在萨洛进行过集训,其中超过40人加盟了沙特顶级俱乐部,21岁的中场贾比尔两年前加盟波黑豪门萨拉热窝铁路工,如今在一队已站稳脚跟,算是“萨洛模式”的成功者。
2018年初,英超谢菲联老板、沙特王子穆萨德收购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狮吼俱乐部,作为沙特球员在欧洲留洋的“跳板”俱乐部。去年夏天,萨哈菲和加姆迪两位沙特国脚租借加盟,未来该俱乐部还将接收更多的沙特年轻球员。此外,沙特体育部还与意丁的特雷维索合作,未来4年输送总计25名沙特年轻球员,与俱乐部梯队一起训练。
沙特媒体集团(SMC)刚收购了西乙的阿尔梅里亚,未来将是沙特在欧洲的另一个“跳板”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沙特足协公布了全新的“未来之鹰”计划——选派27名U15球员进驻西班牙的萨洛基地整体留洋,聘请皇马名宿萨尔加多担任主帅,长驻西班牙。“未来之鹰”计划与西班牙人、塞维利亚等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加入合作的西班牙俱乐部梯队随队训练。
卡塔尔和沙特的集体留洋模式,其实中国足协和民间机构此前也曾在西班牙、葡萄牙、克罗地亚尝试过。但因无法参加正式比赛,对球员的个人能力提升有限。相对来说,足协、俱乐部青训与欧洲“跳板”俱乐部建立“双边渠道”,真正踢上正式比赛的留洋更有效果,而在欧洲挑选“跳板”俱乐部,荷兰和比利时优势最大。两国联赛对非欧盟球员人数几乎不限制,例如比利时仅要求一线队有至少6名本土球员即可。
建立长效“双边渠道”,特别是欧洲“跳板”俱乐部方面,日本最成功。2017年,FC东京总经理立石敬之建议DMM集团老板龟山敬司收购欧洲中小俱乐部,作为日本球员留洋的欧洲跳板。2017年,DMM集团收购比甲的圣特赖登20%股份,2018年完全控股,全面构建与J联赛的长效“双边渠道”。圣特赖登与J联赛5家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达到了日本球员留洋的集聚效应。
此外,加上同样具有日资背景的葡超波尔蒂芒人以及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日本足协“欧洲总部”,日本足协构建了日本球员在欧洲发展的多基地网络。除卡塔尔、日本、沙特外,莱斯特城的泰国华裔老板徐盛源2017年9月在比利时收购了OH鲁汶俱乐部。7年来,至少有8名泰国年轻球员入队。
印尼的“跳板”俱乐部,则有足协主席托希尔收购的英甲牛津联,该队先后引入了现役国脚费迪南和归化国脚罗梅尼。此外,印尼足协与荷兰足协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未来的留洋“跳板”俱乐部,大概率会落在荷兰联赛。
“双边渠道”模式,对中国足球留洋战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足协和中国足球界更应从解决现实难题入手,为球员留洋提供实质帮助。在荷兰、比利时这样基本不限非欧盟球员名额的欧洲二流联赛,收购或寻求合作,建立留洋“跳板”俱乐部。在确保留洋球员有稳定出场时间的前提下,从俱乐部层面解决年轻球员融入欧洲联赛的语言、生活等难题。同时与国内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打通留洋的长效“双边渠道”,才可能是中国足球留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28278号-1